近视矫正>近视
儿童近视、远视和弱视不能混为一谈
对于儿童近视、远视和弱视,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三者之间的区别,家长们往往只知道孩子视力不好、看不清,就以为都是近视,然而孩子视力有问题远不止近视这一个因素,远视和弱视同样悄无声息地危害着孩子的眼睛视力健康。
专家提醒,儿童视力发育时期,一定要重视对近视、远视和弱视的预防和治疗,一般人如果要进一步区分三者之间的差异,难免有些困难,最好是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眼科医院进行检查,有问题及时治疗。
阻止孩子近视加深,给孩子一个明亮的未来
儿童近视、远视和弱视的区别
“近视”这个名词对我们来说最熟悉不过了。简单地说,近视 就是看近物清楚,看远物模糊。专业上将它定义为“远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前,而不时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”。
那么,“远视”是否也可以简单推断为看远物清楚,看近物模糊呢?其实不然。所谓远视,即远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后,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虚像。因此,远视眼患者看远看近均不清楚。
4—6周岁的儿童,一旦发现视力在0.6—0.8之间,甚至0.5,扩瞳验光存在100—200度的远视,家长和老师大可不必担心,如孩子无明显不适,也不必戴镜。但如果孩子存在弱视或内斜视,则应及时扩瞳验光、佩戴眼镜,以免病情加剧。
儿童近视、远视和弱视怎么办
在学校体检和门诊中,我们往往能发现不少视力不佳的儿童,家长和老师常常认为是近视所致,并顺理成章地将之归罪于看电视和打游戏机等。其实,造成小儿视力差的原因很复杂。学龄前儿童历史不佳多数是因为远视,而非近视。初生儿由于眼球长度较小,往往存在200—300度的远视。以后,随着年龄的增长,眼球长度逐步增加,远视度数就会减少,慢慢转为正视。不过,眼球的发育存在着个体差异,有的小孩3—4岁视力已达1.0,而有的上了小学视力仍达不到正常标准。
如果孩子患有远视(或近视),同时还有弱视该怎么办呢?日常门诊中不乏将远视、近视与弱视混为一谈的家长。事实上,弱视是经专科医生检查后,未发现眼部异常,准确验光配戴眼镜后的视力仍达不到0.9的病症。很多患有远视、近视或散光的儿童,虽然裸眼视力较差,但戴镜之后视力可得到矫正,这就不能称为弱视。当然,也有部分患儿戴镜后视力不能提高或提高不明显,排除验光误差的因素,则有患弱视的可能,特别在一些伴有斜视或眼球震颤的患儿中多见。在这种情况下,除给孩子戴镜治疗外,更重要的是,家长应在医生的指导下,督促孩子进行必要的弱视训练。
温馨提示:如果您还有想要了解的情况,可以点击我们的在线咨询,我们的在线专家会给您最专业,最详细的解答,或是拨打我们的免费电话咨询,与专家一对一详解!
相关阅读:非手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验光配镜不当的危害